机械知识:北京十三五交通规划: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
一刻钟生活出行圈、1小时城市交通圈、1小时京津冀区域交通圈以首堵著称的北京正在试图与过去告别。
日前出台的《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下称《规划》)提出,通过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打造国际一流的陆空运输体系、完善便捷通畅的公路交通网等途径,使出行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交通拥堵加剧态势得到控制,构建与出行距离相匹配的交通发展模式。
这一规划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制定。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北京的老大难问题,高德地图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北京高峰时段平均车速2261公里/小时,即北京驾车出行的上班族通勤要花费畅通行驶时两倍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房屋遗产继承,拥堵时间成本全国最高。
据《规划》介绍,未来五年北京交通形势依然严峻,预计到十三五末,六环内日均出行总量可达5700万人次以上,比十二五末增长21%,治理交通拥堵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指标体系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和先行领域。《规划》提出,着眼于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空间布局,适应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产业升级转移需要,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和一体化服务的要求,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交通网络,提升交通运输组织和服务现代化水平,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运输市场格局。
据记者了解,围绕上述要求,北京将重点实施三个方面的工程: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打造国际一流的陆空运输体系、完善便捷通畅的公路交通网。
在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方面,《规划》提出,构建以轨道为主的客运走廊,强化国家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的高效衔接,构建内外疏密有别、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网络。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京张城际、京沈客专、京霸铁路等干线铁路建设,同步完成星火站、丰台站、清河站等铁路枢纽建设离婚诉讼咨询。推进铁路货运环线规划建设及货运站功能外迁,优化调整铁路客货枢纽功能与分工,加强运营组织和管理调度的协同。充分利用客运专线、普通铁路富余能力开行城际铁路及市域(郊)铁路。构建高效密集的城际铁路网。
在打造国际一流的陆空运输体系方面,北京将构建京津冀区域机场群。加快北京新机场一期建设并投入使用,建设现代化候机楼综合交通转换体系及集疏运网络体系,完善首都国际机场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北京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与天津滨海机场、石家庄正定机场等形成合理定位、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区域机场群。建设形成由京霸铁路、廊涿城际、轨道交通新机场线、新机场高速、新机场北线高速、京台高速及京开高速拓宽工程组成的五纵两横综合快速联络通道。
在完善便捷通畅的公路交通网方面,北京计划十三五期间计划建设高速公路300公里以上。完成G230(良常路南延段)、G335(宝碾路段)、G234(延琉路、延康路段)等项目建设。同时,加快省际毗邻地区道路客运班线公交运营化改造。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旅客联程联运和货物多式联运,全面实现京津冀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等。
据高德交通大数据显示:以北京为例,运营车辆日均出行里程约210公里,而公众出行里程仅20公里,其运营车辆对道路的占用率是非运营车辆的10倍之多;这意味着每多一辆运营车辆将相当于增加10辆非运营车辆。2015年,互联网打车软件盛行,在带来便利性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模式(公交转约车),互联网约车在某种程度上势必会增加存量车的周转率,形成增量出行需求,从而增加城市运营车辆的数量,也会不同程度的加重城市拥堵。
为此,北京提出推动公交都市建设,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对城市功能疏解和布局优化调整的引导作用,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利用效率与城市交通承载力的科学匹配。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北京将推动建设M17线、M19线一期、平谷线等轨道快线,M3线、M12线、S1线等地铁线,以及服务CBD区域的ApM轻轨;延伸既有机场线、M8线、昌平线以及房山线等运营线路,十三五末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力争达到900公里以上,中心城轨道交通站点750米覆盖率达到90%。到十三五末,运营线路力争满足最小行车间隔2分30秒以内条件。
在地面公交服务能力和水平方面,十三五期间,北京将重点推动建设由环路+放射线+主干路构成的地面公交快速通勤系统网络,同步推进三环、四环、京藏高速、京港澳高速等公交专用道,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公交专用道里程达到1000公里且连续成网。同时,五环内计划治理完善3200公里连续成网的自行车道路系统。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